雷军6.6万“免费送”套路被全网玩坏!小米回应“不能退不能换”,网友疯狂玩梗背后藏着这些消费真相
发布日期:2025-10-27 04:31 点击次数:61
一台标价25万的车,雷军站在发布会上连说十几次“免费送”真皮座椅八千,零重力座椅一万八,特殊车色直接送。
这些配置加起来值6.6万元,听起来像天上掉馅饼。可网友立马算了一笔账,如果这些不要,车价能不能变成18.4万?
这个问题直接冲上热搜。有人调侃,“难道我花钱买的是四个轮子加个壳?”还有拉面店老板跟风拍视频:“十块钱的拉面,筷子凳子免费送!”一场关于“雷式营销”的讨论彻底炸开锅。
10月20日,潇湘晨报记者打通了小米汽车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解释得很直接:所谓“免费送”,其实是“限时购车权益”。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特定时间前下单,才给你这些配置。它不属于车价的一部分,是额外送的。
那能不能不要?客服一句话堵住了所有人的想象:“只要买了就会有,这个可能没办法不要的,就算不要可能也没法减价。”说白了,权益绑在车上,你要车,就得收下这些“免费”的配置。
回头再看雷军那段走红视频,其实是今年6月发布会的内容。当时他设定的门槛是7月31日前下定,才能拿到6.6万权益。
而小米汽车官微8月更新了权益政策之后下定的用户,“免费送”的配置总值降到了4.8万元。时间一变,送的“价值”就缩水了1.8万。
这让人想起网友那句神评论:“一份22元的炒饭,40元一斤的冬菇免费送,42元一斤的腊肉免费送……”听起来豪气,但如果你不爱吃腊肉呢?没得选。
为什么这种“免费送”能引发这么大共鸣?因为它戳中了一个消费痛点:我们到底要为多少“不需要的赠送”买单?商家把成本打包进总价,再拆出几个项目说是“送你”,消费者并没有真正选择权。
更扎心的是,这些配置真的是“送”的吗?有网友反问:“座椅和颜色难道不是一辆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当基础配置被包装成营销福利,消费者感受到的不是实惠,而是套路。
从手机行业杀入汽车战场的小米,深谙营销之道。雷军一句句“免费送”重复强化,让人联想到电商大促的“买一送十”。
但这种话术放在高单价的汽车消费上,效果完全不同。大家会计较,会质疑,会拿起计算器算明细账。
这场争议背后,其实是信息透明度的较量。年轻一代消费者越来越反感模糊定价。你要送,可以。但能不能也给我一个“不要权益,只要底价”的选项?小米汽车的回应关闭了这个可能性。
有意思的是,全网玩梗的热潮反而让“雷式营销”出了圈。拉面店、炒饭摊都在模仿“免费送”,反而稀释了争议中的火药味,变成一场大众娱乐。但回到买车这件事上,消费者握着的预算,终究会投向更清晰、更真诚的定价方式。
营销可以造梗,产品要靠诚意。当一辆车的卖点从“性能如何”变成“送了多少”,行业或许也该反思,我们离真正的用户需求,到底还有多远?
独家好书《洪荒之山河尊神》,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ODI境外投资备案是什么?2025年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六十九年前的何祚庥就是他现在口中说别人的“左棍”一根!
汉兰达二手车实拍,空间体验,六年用车成本解析
1974年:毛主席抱病指挥最后卫国之战,劣势海军血染南海,一
星座运势高手揭秘,哪个星座让你情有独钟,掌握情缘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