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东北地理环境如何深刻影响历史进程,多被外来民族征服

发布日期:2025-11-20 15:47 点击次数:191

古代希腊和近代欧洲的一些学者曾经提到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观点,意思是说,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会对那里的文明发展和历史进程产生影响。虽然我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但我认为地理环境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确实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要想深入了解满洲民族和清朝的历史,首先得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

提到东北,指的是从外兴安岭到南边的山海关,东至库页岛,西邻呼伦贝尔草原的广阔区域。东北常被称为“白山黑水”,这里的“白山”指的是东北最高的山——长白山,“黑水”则是指东北最大的河流——黑龙江。除了长白山,东北还有许多山脉,比如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外兴安岭,这些都是东北各民族的发源地。这些山脉之间,是一片片平坦肥沃、水源丰富的土地,一眼望去,全是优质的耕地。

东北地区的气候很有特点。靠海的地方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一年四季雨水都很多。但是越往里走,雨就越少了。过了大兴安岭后,气候变成了温带大陆性的,非常干燥。这种气候的变化也让这里的民族也有所不同。辽河下游主要是种田的,上游则既种田又放牧。再往里走,就是全放牧的了。黑龙江那边,一开始能看到既种田又打鱼的民族,再往北,就只剩下靠打鱼和打猎为生的民族了。松嫩平原这个地方,还是古代民族混居的地方,这里的民族可能什么都做。

【一,辽宁的地理】

辽宁是东北地区气候最温暖的地方,它位于稍微偏南的位置,属于暖温带,非常适合农业生产。自古以来,中原的各个朝代都将辽宁作为管辖东北的起点。早在战国时期,燕国就在那里设立了辽东和辽西两个郡,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了秦汉、魏晋时期。到了唐朝,又在辽宁设置了安东都护府,管理周边的高丽、新罗、契丹、渤海等民族。辽金时期,辽宁成为了北方重要的统治中心,两代的东京都设在了辽阳。元朝时期,在这里设立了辽阳行省。明朝继承了这一地区,设立了辽东都司。

辽宁这个地方,因为很久以前就有不少人来此开发,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农业很发达的地方,也成了汉族人长期居住的地方。要说文化,辽宁可真是典型的“汉人老家”。从这里,汉文化还传播到了西辽河、黑龙江一带,甚至朝鲜半岛,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辽阳为中心的东北汉文化区域。在这个文化圈里,历史上出现了像箕子朝鲜、新罗、高丽、李朝这样的半岛政权,还有东北的高句丽、渤海、辽国等。

辽东虽然名义上属于汉朝的地盘,可中原的皇帝们想管好它,可真不容易。辽河下游那片地方,地倒是平,就是地势有点低洼。辽河的水位经常变化,一到夏天,暴雨就特别多。这些暴雨一来,下游就容易积水,变成大片的泥泞地。这么多泥泞地,辽河平原种庄稼就受到了限制,辽东的人口增长也就比不上中原那么快。辽东的汉人少,东北的其他民族想占辽东就容易多了,所以辽东就成了少数民族向中原进攻的一个好地方。

因为辽东到处是沼泽,中原到辽东的路很难走。辽河下游那片泥地有两百多里宽,人和马都过不去。唐太宗去打高丽时,车子和马都陷进了沼泽,说“辽泽那片泥地让车马没法走”,后勤补给很困难。古时候从中原去辽东,大多得避开辽泽,要么往北绕,要么往南绕。往北走虽然近点,但容易被游牧民族拦路;往南走安全点,可路程太长,运费也高。到了明朝,修的辽东边墙特意绕开了辽泽,把它留在了边墙外面,只能靠着弯弯绕绕的南线跟辽东联系,这也是明朝支援辽东费劲的原因之一。

【二,大兴安岭西边的地理】

大兴安岭和它西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实际上是蒙古高原向东方延伸的部分。这里距离东亚内陆已经很远,从太平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到这里已经非常微弱,所以降雨不多。大兴安岭一带,不管是北边还是南边,过去都是密布的森林。而呼伦贝尔地区,则是森林与草原交织的景象。这些森林和草原,就像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家园。森林对游牧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可以用来制作弓箭、烧火取暖,还能提供炼铁所需的燃料。林中还生长着野果和蘑菇,可以食用;野生动物不仅肉可以吃,皮毛还可以用来做衣服。

大兴安岭地区藏着很多山洞,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好地方。很久以前,人们就在这片土地上定居了。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30多个石器时代的岩画地点,加起来共有2000多张呢。这些岩画内容非常丰富,有的描绘了太阳、月亮和星星,有的画了大山、小河,有的则是老虎、狼、猪、鹿,还有人唱歌跳舞的场景。这些岩画就像是大兴安岭古代人的生活写照,也反映了他们的信仰。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古高原上最富饶的一片绿地。这里有超过3000条小河,散布着500多个小湖。到了春天和夏天,草儿疯狂地生长,鸟儿欢快地歌唱,绿油油的草地就像一张无边的大毯子,铺满了大地,一眼望不到头。野花这儿一朵那儿一簇,五颜六色看得人眼花缭乱,香味儿特别好闻,让人心里美滋滋的。牧民们一年四季都在这里放羊、放牛、放马,成群结队的,热闹得很。

东胡人喜欢骑着大马,赶着牛羊四处游牧,寻找更广阔的草场。每当蒙古高原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抓住机会向西扩张,占领漠北,建立起强大的国家。遇到危险时,他们会撤退到大兴安岭,利用那里的山林与敌人周旋。过去,当匈奴势力强大时,东胡人无法抵抗,便退守大兴安岭,后来分别演变成了鲜卑和乌桓。突厥人也曾击败过蒙古人的祖先,捏古斯和乞颜两部落就躲进了额尔古纳的林中,经过联姻逐渐融合成了蒙古人。后来,回纥人向西迁移,漠北地区空了出来,蒙古人开始计划走出山林。他们用森林里的木材和煤炭炼铁,制造武器,一步步踏上了征服亚欧大陆的道路。

大兴安岭的南部和西辽河一带,曾是东胡族人的居住地。现在的西辽河地区,放眼望去尽是沙漠,特别是科尔沁沙地和奈曼沙漠。但你或许难以想象,古代这里却是水草丰美的地方,书上记载到处都是松树,被称为“千里松林”。6000年前,西辽河地区还有红山文化,非常繁荣,这表明当时这里非常适合人们居住。可惜后来,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树木,森林被毁,土地变成了沙漠。

匈奴打败东胡后,东胡四散而去,乌桓人则留在了那里。从汉朝到魏晋时期,乌桓人中有不少向南迁徙,与汉人混居在一起,也有一些加入了鲜卑族。等到拓跋鲜卑统治中原后,乌桓和鲜卑等民族逐渐融合,形成了契丹、奚等民族,人们称他们为“东北二藩”。唐朝衰落后,契丹族统一了周围的部落,建立了强大的辽国。辽国灭亡后,西辽河地区的契丹人并入了蒙古族。到了明清时期,蒙古族分化为朵颜三部,后来又出现了喀喇沁部、土默特部、蒙郭勒津部和科尔沁部等。

【第三,东北的黑龙江】

松嫩河流域位于日本海的西边,长白山的西面,大兴安岭的东边,小兴安岭的南边,还有公主岭的北边。它的西边是广阔的松嫩平原,东边则是山地和丘陵。现在的松嫩平原,是东北的粮仓,也是全球知名的三大黑土区之一。不过,这个地方以前因为天气寒冷,被古人称为“苦寒之地”。清朝时,黑龙江的宁古塔还是用来放逐犯人的地方。这里主要住着濊貊和肃慎两个民族,像扶余、高句丽就是濊貊的代表,而渤海、女真、满洲则是肃慎的代表。

由于这里天气特别寒冷,种地变得非常困难。所以,松嫩地区的民族主要依靠捕鱼和打猎来维持生活。他们住在森林深处的山寨里,森林里资源丰富,各种食物和药材应有尽有。大家经常深入山林,捕捉猎物,收集珍贵的皮毛,挖掘人参等药材,再拿到辽东去换取生活必需品。有时候,他们会离开家很长一段时间,在外面搭帐篷,一边打猎,一边采集食物。射箭是他们人人都擅长的技能,毕竟打猎离不开这项本领。

在松嫩地区,各民族也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靠近辽河流域的地方,农业更为发达。到了唐朝,由于气候变暖,松嫩地区的农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松花江、牡丹江、乌苏里江以及绥芬河、兴凯湖、图们江、鸭绿江和东辽河周边地区,都开始种植作物,甚至开始种植水稻。后来的女真人和满洲人,都是依靠农业来维持生活的。

位于小兴安岭北侧,外兴安岭南侧,黑龙江和松花江以北的这片区域,总面积大约有100万平方公里。这个地方虽然很大,但人口很少。这里的气候非常寒冷,森林覆盖率很高,过去人们常形容这里是“很苦的地方”。由于气候寒冷,古代并不适合耕种,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被称为“北大荒”。在古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主要依靠打猎和捕鱼为生,比如肃慎、使犬部、使鹿部、索伦等,他们现在是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民族的祖先。

东北最北的民族,到了时候也会往南搬家,慢慢就有了从北到南迁移的风气。比如女真族,他们一开始住在松花江以北的肃慎地界,后来不断往南走,最后就成了松嫩平原上的大户人家——女真人了。

从地理位置来看,古代东北地区确实挺安全的。东面靠着大海,不用担心海上敌人的侵扰;北面是广阔的西伯利亚,那里地广人稀,当地的民族多是从蒙古高原或东北迁徙过去的,社会不发达,人口也不多,对南方构不成威胁;西面则是蒙古高原,游牧部落势力最多能到达嫩江平原,再往东就困难了,而且很多游牧政权都是东北人自己向西建立的。至于南面,中原王朝最多也只到公主岭附近,因为那边太冷,不适宜农业发展,所以他们也不会继续向北扩张。

东北的民族一旦强大起来,就能轻松越过那些大山大河,接着攻打蒙古高原和中原汉族地区。总的来说,东北这个地方,往前能冲锋,往后能撤退,非常灵活。

然而,在东北地区,各民族内部的争斗也非常激烈。山林中散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村落,彼此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往往因为一些小事,这些村落就会发生冲突,起初可能只是几十人,甚至几个人的争执。但要是冲突持续下去,最终会有一个强大的部落吞并周边,逐渐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民族。

唐朝时期,靺鞨族人很强,建立了强大的渤海国,占领了东北很多地方,还多次打败唐朝军队。到了北宋快要结束的时候,完颜部落统一了女真各族,一下子灭掉了辽和北宋,自己跑到中原去了。再到明朝末年,女真族再次强大,建立了后金,后金就是清朝的开始,后来还统一了整个中国。

东北就像是个大熔炉,能在这个熔炉里锤炼出来的民族,都是全球民族中的精英。一旦他们掌握了整个东北,就能像狂风扫落叶一样迅速占领整个北方,说不定还能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大国。你看,以前的鲜卑、契丹、蒙古、女真、满洲,都是从这里发家的,最后都影响了亚欧大陆的历史进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