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都到算力新城:大同如何借2025算力大会重塑城市名片?
发布日期:2025-08-25 00:34 点击次数:127
当大同这座千年煤都的街道挂满"算网筑基智引未来"的蓝色道旗时,历史正悄然翻页。2025年8月23日,中国算力大会首次在资源型城市开幕,主会场外绵延的煤矿遗址与展厅内闪烁的服务器指示灯,构成数字经济时代最震撼的蒙太奇。这座曾贡献全国1/10煤炭产量的城市,正以748EFLOPS智能算力规模的新身份,书写"黑金"变"数智"的转型传奇。
传统能源城市的"数字突围战"
大同的转型剧本充满辩证法的智慧。市政府数据产业发展顾问居静提出的"垂直生态算力集群"理念,将零下20℃的严寒气候转化为天然散热优势,把丰富的风电、光伏清洁能源变成算力中心的动力源泉。在云冈石窟数字化保护项目现场,考古学家们惊喜地发现,处理每TB石窟扫描数据所需的能耗成本,比沿海城市低38%。这种资源禀赋的创造性转化,正如居静在"算力注智"主论坛强调的:"我们不是要逃离能源基因,而是要让每吨标煤迸发出更高级的智力能量。"
一场大会背后的产业升级密码
走进市美术馆的VR/AR创新成果展区,华为昇腾芯片与本地企业研发的矿山安全预警系统同台竞技,这种技术碰撞产生的火花,随着"中国算力平台山西分站"的启动愈发耀眼。10省平台贯通仪式上,大同枢纽节点每秒处理着青海的遥感数据、浙江的电商请求和新疆的农业物联网信息,这种跨区域协同能力让参会企业看到"东数西算"战略下的新机遇。
更精妙的是大会设计的认知破冰机制。"公众开放日"里,小学生戴着AR眼镜组装虚拟服务器;"星耀之夜"颁奖礼上,90后工程师与煤矿劳模并肩领奖。这些场景消弭着传统产业人群对数字经济的疏离感,正如一位参会矿工在留言板写下的:"原来我们的输煤皮带和光纤传输的,都是时代的能量。"
算力经济如何改写城市基因
翻阅前三届算力大会的2600家参展企业名单,能清晰看见产业集聚的轨迹。本次大会上,山西智能算力产业园签约仪式吸引27家上下游企业,预计形成年产值300亿元的集群效应。而"1+2+X+Y"的大会架构,正将这种短期效应转化为长效机制——开幕式上发布的《垂直生态算力白皮书》,分论坛孵化的12个产学研项目,以及"青年先锋人物"评选持续输送的人才活水,共同构建起"政产学研用金"的生态闭环。
当夜幕降临时,大同古城墙的灯光秀交替呈现煤炭晶体与数据流的视觉符号。这座城市的转型寓言告诉我们:资源诅咒的破解之道,不在于抛弃过去,而在于用创新思维重新定义禀赋价值。在算力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的今天,大同的"数字突围"或许能为所有寻求转型的城市照亮前路——真正的产业升级,永远是认知革命与资源重构的双人舞。


Codyer AI:集成型智能体将会替代碎片化工具


47亿欧元能买来胜利吗?欧盟豪援乌克兰,泽连斯基笑容背后的沉


华富洋港股上市紧急叫停!证监会深挖增减资内幕,跨境资金成疑


081期马哥大乐透预测奖号:前区号码频次统计


东丽 PBT 1401X04,5101G-30U,5101G


师长拍板抢跑,侦察兵带回情报,卧虎山夜袭速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