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伊朗外交部长打脸哈梅内伊:核设施遭重创,最高领袖避开定点清除

发布日期:2025-07-10 15:50 点击次数:102

6月21日晚到22日凌晨,美国空军对伊朗核设施发起了猛烈的轰炸。这次行动被称为“午夜之锤”,动用了125架支援飞机和B-2隐形战略轰炸机。总统特朗普一边兴奋地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彻底摧毁了伊朗的核计划”,一边给美国的军事力量点了大大的赞。

不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马上就反击了。他坚决说,核设施“完全没有受损”。这话听上去很硬气,但几天后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奇却又来了个反转,公开说核设施“被严重破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让人忍不住想问,到底谁说的是真的?德黑兰内部是不是有矛盾?外界也更加好奇,伊朗的核计划到底怎样了?

与此同时,以色列国防部长爆料称,以色列军方曾试图在空袭时“定点清除”哈梅内伊,结果因为他行踪隐秘,没能成功。这个消息一出,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哈梅内伊为什么成了以色列的头号目标?这些连环事件,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天晚上,美军的B-2轰炸机从密苏里州起飞,瞄准了伊朗三处关键核设施发起了打击。行动结束后,特朗普立刻宣布,这次打击让伊朗核能力彻底失效了。伊朗方面则迅速公布了一张卫星照片,显示核设施地面确实有受损迹象,但核泄漏情况并不严重。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紧接着进行了评估,结论是“核设施的核心部分可能没被彻底毁掉,只是拖慢了伊朗的核研究进度”。美国国防部的内部报告也承认,虽然地面的建筑受到了破坏,但地下设施看上去还完好无损。这一系列信息,让特朗普的“大胜利”说法显得有点夸张了。

伊朗的反应更加复杂。哈梅内伊一面对外说,核设施没遭重大打击,甚至还大言不惭地说伊朗防空系统击落了不少美军导弹;但阿巴格奇外长在和卡塔尔首相谈话时却透露,核设施遭受了严重损坏。这种自相矛盾让外界一头雾水,是啥情况?

大家都想知道,伊朗核设施到底有没有被重创。一些分析认为,伊朗早就把关键设备,比如高浓缩铀和离心机,提前转移到更深的地下了,这也是为什么空袭没引发核泄漏的原因。俄罗斯一位专家还说了,美国这波轰炸只是暂时打断了伊朗的核研究,没真正把伊朗的核能力消灭掉。

除了核设施的问题,更让人瞩目的是以色列对哈梅内伊的“定点清除”计划。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公开承认,在这次空袭时以色列试图刺杀哈梅内伊,但失败了。卡茨说,哈梅内伊在行动前就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还藏进了地下掩体,行踪非常保密,几乎切断和外界的联系。就这样,以色列的刺杀行动没能锁定目标。

为啥哈梅内伊成了以色列的头号敌人?专家分析说,哈梅内伊不仅是伊朗最高领导人,也是核计划背后的关键人物。如果能搞定他,不光是打击伊朗高层领导,还可能彻底瓦解伊朗的核梦想。

不过,这种刺杀计划也吓坏了国际社会。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说,一旦哈梅内伊被杀,中东形势可能彻底失控,俄罗斯会采取“强烈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时也多次拦着以色列,担心事情升级,美国会被拖进更深的中东战争泥潭。

除了核设施和哈梅内伊的安全问题,另一个关键点是伊朗手里有多少浓缩铀。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说,伊朗目前有超过408.6公斤、浓缩度达到60%的浓缩铀,这足够造至少一枚核弹头。以色列方面坦言,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高浓缩铀具体藏在哪儿。推测是,伊朗早把它们转移到了神秘的地下军事设施里,避免空袭被炸毁。

对此,特朗普态度强硬,说所有浓缩铀“都已被埋在瓦砾底下”。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前秘书沙姆哈尼则直接在网上怼回去:“核设施被轰没了,但浓缩铀和技术还在,谁炸不没!”

空袭过后,伊朗议会火速通过一条新法令,宣布暂停跟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意味着国际核查人员没法再进入伊朗核设施,这不仅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更可能让伊朗的核计划失去监管,变得更加危险。

核专家达里娅·多尔兹科娃警告说,如果伊朗真的退出NPT,那它就可能成为中东第一个公开突破核限制的国家。这事可不小,可能引发土耳其、沙特等邻居国家跟进,中东的核军备竞赛说来就来。

虽然伊朗和以色列都表示停火,但局势一点没稳下来。以色列还在寻找伊朗核设施的弱点,伊朗内部也在大清查,抓了700多名涉嫌为以色列提供情报的间谍,双方的暗战仍在继续。

同时,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东的博弈越来越激烈。俄罗斯明确表示坚定支持伊朗抵抗外部干涉,而美国则忙着拉拢更多盟友,一起向伊朗施压。

特朗普打完这场仗,高调宣布任务圆满完成。可现实是,伊朗核计划没被根除,哈梅内伊依然坐稳了位置,而国际监督也陷入瘫痪,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现在,中东的未来变得越发不明朗。一个被激怒、被孤立,但依旧强硬的伊朗在一步步走向未知的方向。全球对核扩散的担忧,也因为这场空袭被推向了新高度。

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冲突还远没结束,一场新的较量,已经悄悄开始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