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科学谋划与责任压实是关键
发布日期:2025-10-09 02:19 点击次数:196
民生项目从纸面落到地面,靠的不是拍脑袋,而是科学谋划与责任压实的“组合拳”。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农村道路提升,从养老服务到医疗卫生,每一件民生实事都承载着百姓期盼。如何让这些民生项目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答案很简单:科学谋划+压实责任。这就像做饭,既要有好食谱(科学谋划),也要有好厨师(责任落实),才能做出一桌美味佳肴。01 科学谋划,从“民声”到“民生”民生项目不是办公室里拍脑袋的产物,而是从群众需求中“长”出来的。许多地方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征集意见,深入调研百姓在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领域的实际需求,确保项目精准贴合民意。像石泉县就建立了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储备库,按照“急需先立、成熟先立、好中选优”的思路,将群众需求最迫切、社会效益最突出的项目纳入票决范围。科学谋划还需要超前布局。建设类项目要早设计、早评审、早招标;补助补贴类项目则要建立监测预警体系,确保对不稳定贫困户、边缘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02 压实责任,从“分工”到“分身”责任压实是民生项目落地的关键一环。砀山县的做法是严格实行分管责任制,把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现在很多地方都建立了“五个一”推进机制:一个项目、一个方案推进、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部门负责、一支队伍服务。这种机制压紧了县级领导、责任单位主要领导、科级领导“三级”包抓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责任压实还意味着要加强监管。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邀请当地老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民生工程资金专款专用,不被挪用、套取、挤占、截留。03 闭环管理,从“开工”到“开花”民生项目要落地生根,离不开闭环管理机制。现在常见的是“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督导机制,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瑞金市创新性地按季度颁发“奔牛奖”和“蜗牛奖”,营造出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这种奖惩分明的机制,让项目推进不力的单位“红红脸、出出汗”,从而加快推进速度。项目完成后,还要建立后续管护长效机制,明确管护责任,确保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益,真正让民生实事项目成为群众的“幸福工程”。04 群众参与,从“旁观”到“评价”民生项目成效如何,最终要看群众是否满意。因此,要将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民生实事项目成效的重要标准,注重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在项目实施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项目实施中,要邀请群众代表参与监督,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项目完成后,要及时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收集群众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通过群众的全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实现项目成效好评度、人民群众满意度、人大代表认可度的“三丰收”。不久前,石泉县2025年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项目中,已有7个启动实施,其中强化防洪保安能力和提升中医药诊疗服务2个项目已全面完成。这些项目总投资达2.86亿元,但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在变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学谋划让民生项目更贴民心,责任压实则让项目更快落地——这正是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的“不二法门”。 #热点新知#


《四世同堂》登陆湾区,段奕宏直言“还不够尽兴”,每一城都要重


双面羊毛大衣值得入手吗?高质量与舒适兼备的选择推荐


女性长期“不化妆”,会有哪些变化?别不信,有几个明显现象


无人机夜袭俄32地!6处炼油厂、机场及军工厂确认被击中!


石破茂为何辞去总裁?自民党挫败后启动重生机制


想发财,是创业好还是打工好?用两个月的时间去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