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的权益投资布局与策略
发布日期:2025-08-18 20:44 点击次数:97
2025年7月14日晚,一则重磅消息震惊金融圈: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突然离任。
这场人事变动来得毫无征兆,距离他发表《坚信长期共赴未来》的20周年致辞才过去短短九个月。
接手的是东方证券空降的鲁伟铭,这位在股东方任职27年的老将面临的局面并不轻松。
业内人士都知道,汇添富最近几年日子不好过。
曾经号称"选股专家"的招牌已经蒙上了灰尘,最能打的权益类基金规模从2020年的3349亿缩水到现在的1757亿,行业排名从第二跌到第五。更难看的是非货币基金规模排名,直接从巅峰时期的第二位滑落到第九位。有基民在社交平台吐槽:"我买的汇添富消费基金,三年亏了25%,说好的选股专家呢?"
数据不会说谎。2021年至2024年,汇添富营业收入从93.79亿腰斩到48.28亿,净利润最低时只剩14.15亿。虽然2024年有所回升,但元气大伤。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透露:"他们的投研体系太僵化了,死抱着消费、医药不放,完全错过了新能源和科技的行情。"
说到投研,就不得不提汇添富的两位明星基金经理。胡昕炜的消费行业混合基金曾经风光无限,2021年后却成了基民心中的痛。有投资者算过账:"要是三年前投资100万,现在只剩75万。"另一位大将劳杰男更执着,招商银行连续33个季度都是他的重仓股,结果赶上银行股大跌,基金净值直接腰斩。网友"理财小白"发帖说:"这些明星经理怎么跟买了就套牢的股票一样?"
固收业务本该成为救命稻草。2025年上半年债券基金规模增加了423亿,但专业人士一眼就看出问题。金融分析师王磊指出:"他们固收产品的收益率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最新数据显示汇添富鑫和纯债A最近半年甚至出现负收益。"有业内人士调侃:"这哪是稳健理财,分明是稳健亏钱。"
新掌门鲁伟铭的履历很亮眼。1998年就进入东方证券,管过固定收益、金融衍生品等多个核心部门。但业内人士更关心的是,这位股东方派来的高管会带来什么改变。证券业观察者李敏认为:"关键看他能不能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那些业绩长期低迷的明星经理敢不敢动?"
值得一提的是,汇添富在人才培养上有自己的一套。95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超过6年,远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但这种稳定是把双刃剑。一位离职的基金经理透露:"有些人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投研风格十几年不变,市场早就变了。"
面对困局,汇添富开始疯狂发行ETF产品,光是2025年上半年就推出15只股票ETF。讽刺的是,规模反而缩水19亿。有同行评价:"病急乱投医,连最基本的市场调研都没做好。"更让人担忧的是,虽然总规模重回9000亿,但含金量早已今非昔比。
这场困局折射出公募基金行业的深层问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伟分析:"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机构必须建立更科学的投研体系和风控机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行业非货基规模增长12%,但前十名中已有三家出现负增长。
站在二十周年的十字路口,汇添富的出路在哪里?鲁伟铭要做的不仅是稳住规模,更要重塑这家老牌机构的灵魂。正如一位资深投资人所说:"基金公司卖的不仅是理财产品,更是一份信任。当基民开始用脚投票,再响亮的口号都显得苍白。"


福建舰完成最后准备,三航母倒计时开启,004型核动力已在路上


车轮式应急升降塔与车载避雷塔的区别


“会飞的馋嘴猫说了让人重新理解爱国!”


LOL中那些手感炸裂的经典皮肤:以前的设计师是真牛啊!


战场写协议!俄副议长撂狠话:停火?美国说了不算,乌克兰更不算


春之唤逆龄时光水|日常护肤里的温和补水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