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1974年:毛主席抱病指挥最后卫国之战,劣势海军血染南海,一战固我海疆四十年

发布日期:2025-08-23 11:49 点击次数:139

1972年2月21日,中南海内焕然一新,毛主席的书房里摆满了鲜花。老人家平日习惯夜间工作,白日休息,但这天他早早起身,理了发,换上灰色中山装,手捧一本书,等待着一位重要客人。这位客人就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原本计划一刻钟的会谈,最终持续了一个小时。

中美关系从此打破坚冰,开启了新时代。在新中国面对各种困境时,毛主席领导人民坚守了陆地领土,一寸未失。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感到轻松,会见尼克松后,毛主席的目光转向了新的国土安全问题。秘书呈上地图,他深吸一口烟,意味深长地说:“该想办法了!”

南海的呼唤

毛主席的战略思考,分清了主要与次要矛盾。尼克松访华,解决了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问题。于是,原先的次要矛盾,即海上领土问题,自然上升为主要矛盾。毛主席没有片刻停歇,尽管年届八旬,抱病在身,他仍着手解决广阔海洋领土的安全与战略利益。

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汉武帝时期,中国就发现了西沙和南沙群岛。宋代,指南针的出现使得中国能对这些群岛实施有效管辖。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更是在这些群岛上竖旗立石,宣示了中国主权。南海是中国先辈留下的宝贵海洋财富。

二战后,南海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关键的战略位置,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周边一些国家,在美国等势力支持下,开始觊觎中国的海洋领土。其中,南越在美国的扶持下表现得最为积极,不断蚕食和侵占中国的西沙群岛。

南越的嚣张行径持续升级。1973年9月,南越单方面宣布将南海多个岛屿划入其领土,公然声称西沙群岛属于越南。中国发出严正警告,但南越置若罔闻。1973年冬季,南越海军肆意冲撞中国渔船,逮捕中国渔民,并强迫他们承认西沙群岛属于越南。

中国外交部多次声明,坚决强调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然而南越的挑衅并未停止。1974年1月15日,南越海军四艘军舰再次侵入西沙群岛永乐群岛附近,炮击甘泉岛,造成中国渔民和守岛民兵伤亡。两天后,即1月17日,南越海军派兵强占了中国的金银岛和甘泉岛,甚至扯下了中国国旗。

最高决策

1974年1月,周总理和叶帅联名签送了一份报告到毛主席的案头。报告汇报了南越对中国西沙群岛的侵占日益严重,并提出了保卫西沙群岛的建议。毛主席身体状况极差,但他一贯的风格是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绝不留给下一代。

他振作精神,下达了“先礼后兵,后发制人”的指示。南越却自恃“头铁”,完全辜负了中国的善意和政府的苦口婆心。在听完西沙情况的汇报后,毛主席“无可奈何”地自语:“看来,这仗是不得不打了!”他随后大笔一挥,在报告上写下“同意”二字。

毛主席批示后说:“恩来、剑英的意见十分正确!看来,不打一仗,难以捍卫中国的海洋权益!”1月20日,毛主席批准了中央军委制定的作战方案。会议决定由邓小平与叶剑英负责作战部署,并确立了“寸土必争”的方针。

实力对决

中国海军在当时堪称“寒酸”。1974年,中国经济实力有限,海军装备十分简陋。中国海军三大舰队中,南海舰队实力最弱。榆林基地尽管在南海舰队中实力最强,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对越侦察站因军费紧张已停用,南海舰队对南越军舰动向的掌握多依赖渔船情报。

基地内舰艇状况糟糕,可谓老弱病残。四艘主力火炮护卫舰因设备质量问题正准备返厂维修。小炮艇和鱼雷艇不适合远海作战。能用于作战的,只剩下六艘舰龄接近二十年的苏联引进6604型轻型猎潜艇。

这些猎潜艇排水量仅319吨,两艘的总排水量还不及南越最小护卫舰。最大航速18节,实际能跑12节。火力配置一门85毫米舰炮,两门37毫米机关炮,外加12.7毫米机关枪和抛射式深水炸弹。所有武器均非自动化,需人工操作,85毫米火炮就需要八人操作。炮手在甲板上操作火炮,没有任何隐蔽。

榆林基地临时“攒”出两艘状态最好的猎潜艇“271”和“274”投入战斗。同时,南海舰队广州基地派出了刚修理完、仍在试航的“396”和“389”两艘扫雷舰。扫雷舰排水量570吨,武器一门85毫米舰炮,一门37毫米机关炮,两门25毫米机关炮,四挺14.5毫米机关枪,最大航速仅10节。

这些舰艇只是二线战斗舰艇,主要执行巡逻和护渔任务,并非为激烈海战准备。再看南越海军,美国撤离越南战争时,作为顺水人情,留下了十几艘军舰。闯入西沙群岛的便是其中四艘:五号、十六号驱逐舰,排水量近2100吨;四号驱逐舰,1200多吨;十号护卫舰,600多吨。

南越这四艘军舰总吨位超过6000吨,航速均超过20节。总火力为两门127毫米舰炮、三门76毫米舰炮、五门40毫米机关炮、十八门20毫米机关炮。四艘军舰都装备了美式自动化火控系统,主炮可自动射击。

双方实力对比悬殊:中国参战舰艇总吨位不到2000吨,不足南越舰艇的三分之一。中国20毫米以上火炮总数14门,南越28门,火力是中方的两倍,且南越火炮全自动化,中方则需人工操作。纸面数据上,中国海军获胜的可能性很低。

热血逆转

毛主席曾说:“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在人!”尽管中国海军实力不占优,但指战员的战斗热情高涨。榆林基地许多准备退役的官兵听到战斗指令后,坚决不走,纷纷请缨参战。整个大队的精锐挤上舰艇,两艘猎潜艇全部超员,一些战位甚至双岗。这些老兵在没有后勤支援、情况瞬息万变的激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74年1月19日清晨5点50分,南越四艘敌舰分为两组,向停泊在西沙永乐群岛锚地的中国四艘战舰展开钳形包抄。中国指挥舰271号发现敌情后,立即下达迎战命令,四艘战舰紧急起锚。271和274两舰冲向南越四号和五号驱逐舰,396和389两舰冲向敌十六号驱逐舰和十号护卫舰。

敌舰发出信号,要求中国战舰离开“越南领海”。中国396舰直接喊话:“这里是中国!你们赶快滚蛋!”早上7点半左右,中国两队战舰分别插入敌人两组战舰中间。这看似会承受两面火力,但敌舰火炮口径大,中国舰艇灵活,敌人一旦开火,很容易误伤友军。中国战舰火炮口径虽小,但射速快,炮手训练有素,反而占了便宜。

中国海军遵循毛主席“自卫还击”的指示,绝不开第一枪。然而,如果敌人开了第一枪,他们必须承担一切后果。8点25分左右,敌十六号舰冲向中国389舰。389舰吨位只有敌人的三分之一,但毫不示弱,与敌舰对冲,迫使敌十六号舰紧急倒车。由于吨位太大,为时已晚,389舰直接撞上了敌舰右舷。

海面上突然传来两声枪响。9点04分,敌四号舰突然开火。中国271舰立即发出警报,警告对方将承担一切后果。随后的一幕让中国舰艇哭笑不得:敌四号舰舰桥里跳出一名军官,冲到一个战位,对一个南越水兵就是一通耳光。同时,敌舰上的水兵拼命向中国舰艇摆手,示意“别开火!”

敌舰主炮随后“归零”,即炮口冲前并上仰45度,表示没有敌意,同时向深水区退却。另一个细节是,南越军舰上的敌军都穿好了救生衣。此时,在气势上,中国海军已经压倒了敌人。

10点22分,经过四小时的对峙,西沙海战正式爆发。据敌编队指挥官何文锷在美国出版的回忆录记载,是南越编队收到基地命令后首先开火。中国海军因一直克制,271、274和389三舰先后中弹。指挥舰271舰驾驶台后部的信号旗柜被一发76毫米炮弹打飞,一名战士当场牺牲,但战场指挥员们没有伤亡。

274舰被命中五发127毫米炮弹,几十发76毫米和40毫米炮弹,政委和副舰长全部牺牲,操作设备损毁。舰艇犹如一匹野马冲向敌舰,危急时刻,舰长急令一边开火,一边全速倒车,成功脱离险境。389舰一直奋勇向前,损失最大。机舱严重进水,五名战士当场牺牲。身负重伤的轮机手郭玉东义无反顾地用身体堵住舰体破洞,随后敌一发炮弹爆炸,勇士在大火中牺牲。

敌人只能在无耻的偷袭中占得一丝便宜,随后他们领教了中国勇士如凛冬般的无情反击。中国舰艇虽然吨位不足,但非常灵活。海战中,为保证火炮命中率,军舰都会降低航速,中国舰艇航速低的劣势反而不明显。

中国四艘战舰加速拉近与敌舰的距离。这样一来,敌人大口径火炮的威力无法充分发挥,而中国小口径舰炮射速快的优势反而更加明显。在距离敌人仅200米左右时,中国战舰火力全开,各种口径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敌舰,敌舰甲板上已看不到人影。从敌舰战后的战损检查可见中国官兵的骁勇。敌四号舰舰体上大于15厘米的爆炸破口有26个,小于15厘米的有42个,其他击伤弹痕700多处。敌十六号舰主轮机在中国首轮反击中就被击毁,全舰被命中800余次。

最让敌军意想不到的是,当双方舰艇几乎可以接舷,互相进入火力死角之时,他们看到了铺天盖地而来的手榴弹雨。当时,中国舰艇上还装载着支援守岛民兵的大量轻武器。在双方火炮无法射击时,战士们纷纷抄起冲锋枪猛烈开火,同时狂甩手榴弹,甚至连反坦克火箭筒都用上了。

11点,三艘敌方驱逐舰被重创后逃走,只剩下十号护卫舰在原地奄奄一息。中国各舰艇弹药此时已基本告罄,甚至准备抛射深水炸弹去炸沉敌舰。幸好,前来支援的中国两艘猎潜艇及时赶到。在一通猛轰过后,敌十号舰沉没。

此战中,南越海军在全面占优的情况下,被击伤三艘军舰,击沉一艘,被毙、伤、俘官兵将近200人,宣告完败。中国海军在全面劣势下,指战员英勇奋战,以舰艇两艘重伤,两艘轻伤,牺牲18勇士,伤67人的代价取得了西沙海战的大胜。

结语

这场胜利,明确了中国对西沙群岛的主权,并向世界宣告中国绝不容忍任何侵略行为。毛主席随即决定收复金银岛、甘泉岛和珊瑚岛。广州军区的部队迅速行动,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成功收复了西沙群岛的三座岛屿,并将五星红旗插上了这片久违的土地。

凭此一战,南海各国看到了中国保卫海上领土的坚定决心。此后的四十余年间,南海总体形势基本稳定。即使在1988年,越南海军再次挑衅,中国海军也仅以一人轻伤的代价再次将其击败。如今,中国海军已经从“以弱胜强”的时代进入“以优胜优”的时代,周边国家已无胆、无力再觊觎中国30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洋领土。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当年高瞻远瞩,指挥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卫国之战”。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些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献身的海军勇士。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这场胜利不仅鼓舞了全国人民,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为中国的海洋权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