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最新耗材价格治理启动

发布日期:2025-08-04 13:42 点击次数:186

来源:赛柏蓝器械

作者 | 乐清

多机制协同作战,耗材价格治理风暴来袭。

01

湖北出台耗材挂网新政

动态联动全国最低价

近日,湖北医保服务平台发布《关于做好医用耗材阳光挂网采购及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完整附文末)。

根据《征求意见稿》,获得国家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医用耗材27位C码、体外诊断试剂22位CJ码)的产品,均纳入湖北省招采管理子系统医用耗材挂网采购管理范围。

挂网采购范围外的医用耗材,公立医疗机构暂按相关规定自行组织采购,并向当地县级以上医保部门备案。

此次《征求意见稿》多处内容聚焦耗材价格治理,覆盖挂网申报和动态调整等多环节,并明确企业、医院和医保部门的相关主体责任。

在挂网阶段,对于获得国家医保27位医用耗材医保编码的产品,需提前通过国家联审通办端口申报,报价符合不高于全国其他省级集中采购平台的最低挂网价标准,经全国其他省份核验。

对于获得国家医保22位医用耗材医保编码的体外诊断试剂,还需提交按要求提交申报挂网产品在全国其他省级采购平台挂网(中标)价的最低价(不包含带量采购中选执行价格)截图。

凡已经在湖北省挂网的产品则启动价格联动机制。

具体表现为,按照全国所有省级采购平台正在执行的所有价格(不包含带量采购中选执行价格)中的最低价格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并鼓励申报企业主动降价。

当产品在其它省级采购平台出现新的低于我省医保采购平台的最低挂网(中标)价格时(不包含带量采购中选执行价格),须在新的最低价执行之日起30日内在我省采购平台申报维护新的最低价格,上传价格变动相关材料(截图),经公示后执行新的最低价格。

从上述内容可见,湖北围绕耗材价格调整管理再度升级。除了明确具体的时间点外,还在申报和调价阶段均强调了截图留痕的重要性,推动监管颗粒度细化的同时,也为追溯审核创造了便利条件。

02

不调价就撤网

企业、医院、医保各司其职

根据《征求意见稿》,挂网价格水平畸高的产品,将使用信息披露、公开问询等方式排除价格风险。纳入价格风险处置的产品,按风险处置结果的有关要求挂网。

其中明确规定,未在规定时间联动外省平台更低挂网价格的产品,将被暂停及撤销挂网,且原则上1年内不允许该产品恢复挂网。

企业、医疗机构、医保部门各自在耗材价格有着明确责任。

针对企业端,及时如实申报最新低价,需配合医疗机构落实医用耗材追溯法定责任,按规定提供追溯信息。

要求医疗机构应健全内部采购制度,在采购过程中,可直接将挂网限价作为采购价格,也可单独或通过医联体或医共体等形式与相应生产企业进行自主议价,但议定价格不得高于挂网限价。

同时,强化医保部门监测管理,对不按规定采购的医疗机构及时进行约谈和通报;对企业在挂网申报、采购配送、价格联动等环节出现的失信行为,及时按照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相关规定处理。

此外,对省医保采购平台医用耗材挂网价格、采购配送等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按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开展医用耗材挂网价格治理工作,定期将省医保采购平台监测统计分析和价格治理情况报反馈省医保局。

03

从整体到具体

价格治理席卷全国

从制度优化到技术升级,以及针对具体品类的单独行动,耗材价格治理风暴正在席卷全国。

“不降价就撤网”的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广东、海南、湖南、黑龙江等省份近期已接连发布相关通知。根据各地披露的名单,截至目前,至少有数十万个耗材产品因未及时调价而被撤网。

除了单纯的价格联动外,多地还围绕价格异常产品建立预警机制。例如湖南省设置采购价预警阈值(挂网价×50%),当低价交易占比超10%时列为重点监控品类,要求企业下调价格。

伴随价格治理与信用评价挂钩,未及时调价对企业的威慑力全面跃升。根据国家医保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对“特别严重失信”生产企业,中止其全部产品在评价省份的挂网、投标资格,同时中止其涉案产品在所有省份的挂网、投标资格。

大数据工具为耗材价格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例如江西已购买了耗材挂网价格治理数据服务,能够定期更新外省挂网价格数据库;每月底动态更新价格数据库并形成变更记录;动态推送价格联动信息等。

除了整体性监管外,耗材价格治理近期还锁定了具体品类。

今年6月,广东就开展了止血材料类医用耗材挂网价格专项治理,要求企业对照全国挂网最低价格标准,对本企业在广东省挂网销售的止血材料类医用耗材价格进行全面自查。

依托多层次监管体系,耗材价格全国一盘棋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