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日本军舰越界挑衅!中国海军两次鸣枪警告,日媒惊呼:或将擦枪走火

发布日期:2025-08-19 11:29 点击次数:83

一艘满载先进雷达和武器的现代化驱逐舰,会因为船员忘记打开电子海图上的一个“开关”而闯入他国领海吗?

更离奇的是,当事国两次鸣炮警告后,舰长竟然表示“不知道”自己的军舰已经越界。

这就是日本“凉月”号驱逐舰擅闯中国领海事件后,日方给出的解释。

这套说辞显然难以服众。

去年7月4日清晨,这艘隶属于日本海上自卫队第2护卫队群的“凉月”号驱逐舰,正在中国浙江省近海活动,其公开任务是监视中国军队在该海域进行的实弹射击训练。

这是一个极其敏感的区域,任何专业海军人员都应保持高度警惕。

然而,这艘5000吨级的战舰却直挺挺地朝着中国领海驶去。中方通过无线电多次发出警告,敦促其立刻改变航向,但“凉月”号置若罔闻。

在中方看来,警告无效后,行动是唯一的语言。

就在“凉月”号即将越线的瞬间,中国海军进行了第一次警告射击。

荒唐的“技术失误”

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

“凉月”号无视警告,径直闯入中国领海。随后,中国海军的第二次警告射击再次响起,要求其立即离开。即便如此,“凉月”号依然在中国领海内逗留了约20分钟,仿佛进入了无人之境。

事后,日方的调查将这起严重的军事摩擦归咎于一连串匪夷所思的“失误”。

他们声称,舰员在信息传递上存在缺陷,而那位去年5月才上任的舰长,在被质询时竟回答“不知道”军舰已驶入“禁区”。

这一说法漏洞百出。

现代军舰的导航系统极为精密,领海基线是航行中最基本的标识。

更重要的是,任何炮声,特别是来自他国的警告射击,都是最明确、最严厉的信号。一位合格的舰长不可能对此毫无察觉。最终,这名舰长在去年9月因玩忽职守被解职,日方还考虑处分其他几名未能尽到警戒和报告义务的船员。

“无害通过”的法律游戏

在事件曝光初期,日本政府的态度远非今日这般“配合调查”。

他们一度拒不承认己方军舰强闯中国主权领海,甚至搬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无害通过权”为自己辩护,坚称“凉月”号的行为“符合国际法”。

这套说辞同样站不住脚。“无害通过”的前提是“无害”,即通过行为不得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当时中国正在相关海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这片海域在特定时间内已成为军事禁区。

“凉月”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行为本身就对中国的国防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根本谈不上“无害”。

更何况,中国的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外国军舰若要进入中国领海,必须事先获得中方批准。

“凉月”号在未获批准、无视警告、闯入军事演习区的情况下,其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与“无害通过”的法律精神背道而驰。

撕开伪装,意图何在?

当“技术失误”的借口和“无害通过”的法律外衣都被撕下后,事件的真实面目便浮出水面:这是一次蓄意的、带有明确政治目的的军事挑衅。

这起事件绝非偶然,而是日本近年来军事动向的一个缩影。

“凉月”号作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盾舰”,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东海和南海的敏感海域,积极参与所谓的“自由航行”行动。

在美国“印太战略”的推动下,日本正不断谋求扩大其军事影响力,而试探中国的底线,便成了其重要的策略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日本自卫队成立70年来,首次有军舰在未事先通知的情况下闯入中国领海。

这种前所未有的举动,本身就释放了强烈的政治信号,意图通过制造紧张局势,来为日本在地区安全事务中谋取更多话语权。

结语

事件的最终处理方式更耐人寻味。

日方虽然惩处了舰长,但却将关键的调查报告以“涉及自卫队行动”为由拒绝公开。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几乎等同于默认了事件背后存在不可告人的内情。被解职的舰长和可能受处分的船员,更像是为了平息事态而推出的替罪羊。

那份被隐藏的报告里,或许才记录着“凉月”号真实的航行命令和任务目标。

一次看似荒唐的航行失误,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地区安全格局下,一股危险的暗流。当警告的炮声响起时,考验的不仅是一艘军舰的航向,更是一个国家维护其主权的决心与意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