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离谱排名背后:美国给印度“戴高帽”,憋着什么坏

发布日期:2025-11-19 22:46 点击次数:129

一份美国智库“世界现代军用飞机名录”发布的2025年全球空军实力排行榜,近期引发广泛热议——拥有3722架军用飞机的中国空军,竟以63.8分落后于1716架军机、69.4分的印度空军,屈居第四[。看似离谱的排名背后,既非实力的真实写照,也不是简单的统计失误,而是一套藏着明确意图的“舆论话术”。

印度“反超”的真相:评分体系里的“选择性失明”

这份排名的核心漏洞,藏在其“评分”的计算逻辑中。该体系宣称兼顾数量、质量、后勤等多重指标,却在关键维度上刻意失衡:

指标权重的刻意倾斜:本应作为核心战力的战斗机,在评分中与运输机、直升机权重相近。印度装备的美制C-17运输机、AH-64武装直升机被过度高估,而中国空军百架级的运-20战略运输机群与察打一体无人机优势,却因统计口径(未纳入陆航直升机)被无视。

战力认知的双重标准:中国的歼-20五代机仅被判定为比印度苏-30MKI强30%,完全忽略前者在隐身性能、航电系统上的代际优势;中国上百架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轰-6系列轰炸机,竟未换来相应加分,而印度无专用轰炸机的短板却被轻描淡写。

体系能力的刻意忽略:中国已建成涵盖歼-20、歼-35A的五代机体系,配套空警-500预警机、歼-16D电子战机等完整作战链条,装备国产化率近乎100%;印度则深陷“万国牌”装备困境,苏-30、阵风等机型数据链不互通,连实战中都需明码通讯,这样的“体系缺陷”却未纳入核心评估。

更讽刺的是,智库将印度2025年5月印巴空战的“惨败经验”算作“实战优势”,却对中国空军的体系化训练成果视而不见,这种标准难言客观。

是捧杀无疑:让印度“飘起来”的危险陷阱

对印度而言,这份排名更像裹着糖衣的毒药,“捧杀”意图昭然若揭。印度媒体《欧亚时报》已清醒提醒:“任何误判或过度自信都可能造成致命后果”,而现实中的印度空军根本经不起这样的“高估”:

当前印度战斗机缺额已超200架,米格-21退役后战力断层明显,国产五代机仍停留在PPT阶段,与中国歼-20超200架的服役规模形成鲜明对比。连印度网友都直言:“5月刚输给巴基斯坦,现在被排到中国前面,这是美国想让我们摔得更惨”。这种刻意拔高,本质是让印度产生“战力幻觉”,进而在军备竞赛中投入更多资源,最终陷入“采购-落后-再采购”的恶性循环。

美国的深层算计:一石三鸟的战略布局

美国智库炮制这份榜单,绝非心血来潮,而是服务于地缘战略的精准操作,暗藏三重算计:

1. 挑拨中印对抗:通过制造“印度优于中国”的舆论假象,刺激印度的竞争心态,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尤其在中印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如恢复直航)时,用排名强化双方对立,阻碍亚洲内部合作。

2. 捆绑印度阵营:近期印度拒绝退出金砖组织、坚持采购俄罗斯石油,与美国战略诉求存在分歧。通过这份排名讨好莫迪政府,既可安抚印度情绪,又能推动其向美制装备倾斜,巩固美印军事绑定。

3. 制造认知混乱:借助“智库中立性”的外衣,弱化中国空军的真实战力,向盟友传递“中国威胁可控”的信号,同时给中国施加舆论压力,试图干扰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

说到底,这份漏洞百出的排名,从来不是军事实力的“成绩单”,而是美国地缘博弈的“道具”。正如印媒所承认的,“中国空军的技术与实力远在印度之上”,真正的战力从来不是榜单能定义的——毕竟,歼-20的航迹、运-20的航程,远比“评分”更有说服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