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中的宋老
发布日期:2025-07-26 08:30 点击次数:79
宋老满108岁了。按中国的传统,108岁被称为“茶寿”,属于顶级人瑞了。任何人能活到这个岁数,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人在历史进程中,既是实践者,也是见证人。对宋老而言,就更是这样了。许多历史教科书上的段落,里面都有着宋老的身影。他是一部活着的史书。
01
史书要讲时间线,宋老的起点是“一二·九”运动。那是1935年,距今整整九十年前发生的事。
每个年代都有它的主旋律,人的命运,总是被这个主旋律推着走的。抗日,是宋老那个年代的主旋律。那时候日本危逼华北,放不下一张书桌了,北平的学生们走上街头,喊出的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宋老当时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学生,刚好十八岁。运动中,他跟同学到国民党二十九军的丰台营地宣传抗日,教唱《大刀进行曲》。
图为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走上街头。
“一二·九”运动有一个特点,他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运动,党组织有影响,但不是很直接地领导。部分原因是北平党组织此前被严重破坏,由团组织代行党组织的工作。其中的核心团干们成立“学联”并发动了这场运动。
运动策划时,连一些左翼的教授都不知道。等到声势出来之后,张申府等教授请学生领袖们吃饭时才得知,搞这么大活动他们只花了100大洋,啧啧称赞说:
物美价廉!
因为是年轻人搞的运动,疾风知劲草,所以“一二·九”运动还有一个巨大成果,从中走出了一大批人。
比如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黄敬,原名俞启威,出身鼎鼎大名的绍兴俞家。解放之初,他担任一机部的部长。不过黄敬同志走得过早,1958年就去世了。
还有就是蒋南翔,后来五六十年代的清华校长,下文我们还要提到。
运动的主要领导者还有姚依林同志。他跟宋老同龄(1917年)、同校(清华)、同专业(化学系)。1980年代初,他们都是国家计委的负责人,对许多问题的看法都比较一致,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是亲密的战友。
如今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同志,恐怕也只有宋老在世了。姚依林同志是1994年逝世的。宋老比他的战友们,多见证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历史。
图为宋平、姚依林与陈云同志。
02
宋老当然不是一开始就是宋老,他的成长之路,得到很多杰出人物的辅导。每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陈云、刘少奇、周恩来。
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2月,宋老辗转到了延安,到延安的第二个月,他在中组部的窑洞里第一次见到陈云。陈云给这些知识分子上党课,用上海话跟他们讲:
要奋斗到翘辫子。
宋老感到,陈云有一种本事,能用很简单的话讲出很复杂的道理,非常钦佩。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从此成为他的“迷弟”。
延安是一座小城,小城里群星璀璨,因此也是一间巨大的课堂。
有一天,在马列学院工作的宋老奉张闻天指示,请少奇同志去讲课。来听课的人很多,课堂从小礼堂搬到大操场。演讲后,少奇同志应学员的请求把讲稿整理了出来,这就是党建史上的名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听完课的宋老原本想去前线,可是陈云不同意,因为周恩来已经点了将,要他去南方局工作。
重庆的红岩村,是中共南方局的驻地,公开牌子挂的是八路军的办事处。在这里,周公延揽了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
当年的红岩村,可以说是“才子佳人”云集。除了宋老夫妇,还有他们俩的清华同学蒋南翔,以及后来外交部首任的新闻司女司长龚澎。龚澎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她形象好,外语也好,在重庆跟外国人谈笑风生,是周恩来十分器重欣赏的人。她在重庆与乔冠华结为夫妻。
前段时间我去红岩参观过。作为秘书,宋老的卧室跟周恩来就在同一层,陈设相当简单。
这让我想起了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一个情节。刘烨饰演的国民党军官,被发展成我党的内线后,他心心念念的愿望就是亲眼见一次周恩来。
而红岩村的这些年轻人,与总理朝夕相处,几乎每一天都是洗礼。
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情况复杂,周恩来是怎么带这帮年轻人的呢?让他们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意思是要“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宋老学了这个教导,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新华日报》,周恩来表扬了他。
图为宋老发表的文章。
抗战后,宋老追随周恩来到南京。某天,总理安插在胡宗南身边的“卧底”熊向晖同志,来中共驻地梅园新村,传递国民党即将突袭延安的情报。熊向晖进门时,看到他的清华同学,也就是宋老,正在院子里打排球。
宋老也好,熊向晖也好,一生都是以周恩来为楷模,以接受他的教益为傲,以传播他的精神为责。
图为90年代宋老(左)与熊向晖。
03
周恩来很信任宋平,曾派他回延安当面向主席汇报工作。
国共和谈期间,美国参与调处,我党的干部有时回延安坐的是美国飞机。1946年11月1日这天,宋老坐飞机从南京经北平去延安。在北平西郊机场经停时,上来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同志。宋老和她沿途没有说话。
后来才知道,那位女同志是王光美。
不久,国共和谈破裂,宋老被派往战略重地东北。东北解放得早,宋老是跟着部队进了沈阳,参与接管了这座东北重镇。宋老主要是做工会工作、管企业,实际上也就是搞经济。
东北那时工业基础最好,经济地位重要,全国统一货币的时候,内地都用人民币,唯有东北的货币暂时保留。因为有的地方还在打仗,币值可能不稳,东北用单独的货币,有利于其经济发展。
因此,东北的经济管理,给全国提供了经验。这里不仅出机器,也出人。
1952年,东北人民政府撤销后,一大批同志进北京组建了国家计委,也就是如今发改委的前身。其中就有宋老,还有他在延安的老相识马洪,他们成为了新中国从事经济管理的最早一批人。
当时,马洪麾下有个很能干的年轻人,这就是后来成为总理的朱同志。
人与人之间的渊源是十分奇妙的。1988年,朱同志被选派到上海拟任市长。临行前,作为中组部长也是清华老学长的宋老,跟朱同志谈话。宋老跟他说:
你应该学习周总理,批评同志后,让人觉得你是对人家的关心。
在这里,宋老起到的作用,是将周总理的经验,传递给了未来的朱总理。
04
虽然关于宋老的材料,很多都是侧影,但你仍然能强烈感到,他受周总理和陈云同志的影响极深,综合了他们各自的特点。
总理的特点是虑事周全,而陈云则是顶尖的“算账派”。
1958年,全国大炼钢铁,宋老下到河南登封现场一看,发现不对头。他拿了两块烧结铁回京给直属领导计委主任李富春同志看。富春同志看后只说了一句话:
精神可嘉。
次年春天,陈云、李富春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召开会议,讨论钢铁生产指标的会议。当年定下的指标是生产2000万吨钢,对这个目标,各部门心里都打鼓,但谁也不愿当“促退派”。
代表国家计委出席会议的宋老,思想斗争了一晚上,他觉得应该说讲出自己的真实意见。在会上,他从几个方面算了账,铁矿石开采、炼焦、洗煤和运输能力等等,结论是,不要说2000万吨,目标就是降到1600万吨,问题和困难也是不少的。
宋老讲完,没有人讲话。按理说他的分析似乎已经很到位了,但散场时,陈云拍着宋平的肩膀说:
质量!质量!
宋老顿时意识到自己只讲了数量,没有讲质量,不全面。因为讲质量的意思,就是要说明前一年炼的那些铁、钢是不合格的,去年的基数势必要大减,今年的高指标也就站不住了。
陈云同志算盘一打,把那些不合格的产量抛开,所以讲得更狠。他后来向政治局提出,钢的生产指标不是压到1600万吨,而要压到1300万吨。
05
这段说的是算账。再说宋老的虑事周全。
那是他主政甘肃时发生的事。在改革开放初期,甘肃其实也是较早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但是没安徽、四川影响力大。甘肃做得比较低调。
图为在甘肃工作时的宋老。
1970年代末,宋老到农村蹲点,发现农业很不乐观,管得太死,农民连一点“小自由”都没有。他回到兰州,出台了一个《十条》文件,文件里说:要尊重生产队的经营管理权。这个意思,跟当时国家的方针是相背的。
政策上的事,就是上面只要开一点缝,下面就能够动。庆阳地区就闻缝而动,他们那里有个叫王魁农民承包山地而大获丰收,《甘肃日报》闻讯后发了一篇报道,叫《王魁包山》。
这篇报道很快被北京媒体就知道了。他们不认可甘肃的做法,并且发来一篇代表他们意见的稿子让甘肃转载。《甘肃日报》的同志不同意,他们向宋老汇报说,不主张转载,而且还要组织反击。宋老是怎么处理的呢?他说:
不转载,我同意,但也不要反击。
他没有在媒体上打笔仗,而是把各市的书记召来开会,在会上,他对各地方的负责同志讲:
责任制符合甘肃生产力发展水平,应坚持搞下去,不要听风就是雨。
宋老的这个说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陈云同志的名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唯实的基础,是哲学。
我看到《陈云年谱》里有个条目,说是1987年2月16日,陈云同刚接任中组部长的宋老谈话,叮嘱他好好学哲学,还送了他两本哲学书。一本是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另一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
这一年,宋老70岁。
06
晚年的宋老,深居简出。回顾历史,似乎成为他的一项主要工作。毕竟记忆也是长寿的馈赠嘛。
有关机构编了一套书,叫《共和国日记》,仿人的日记一样,为共和国写史,自1949年起每一天都有记录。这也算史学体裁的创新。宋老拿着这本书,竖起大拇指。
还有一次,宋老的一位老部下拿着他1987年签发的任命状来看望。宋老问,你今年多大岁数啦?来人答,82岁了。宋老听后说:
那你还年轻,还能做不少事。
这世上有多少人有资格,对八十几岁的老人家说,你还年轻啊。
记得在2016年秋天,年届百岁的宋老还回了一次母校清华。我见清华校友会发布的新闻稿里提到,宋老在当年住的宿舍前驻足,师生亲切交流,期间他说:
我发现自己又长新头发了。
祝宋老,老树发新枝,再创新纪录。


萃乐活护肤油哪个系列值得买 适合每个肤质的优选方案


韩国首都圈“爱情虫”爆发,飞行时雌雄连体,官方设“陷阱”捕捉


飞飞重逢手游:试炼之塔超刺激玩法,玩的就是心跳!


济宁青歌赛歌手朱远航亮相太白湖音乐会!夏夜浪漫,歌声柔情!


奉节,6岁脑瘫娃护理费仅5年,检察官推开希望之门!


御泥坊男士护肤品套装哪个系列好,性价比高,适合你的科技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