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协议还在、权利未废,那年我们本可进日本,却走上另一条路

发布日期:2025-07-30 11:16 点击次数:72

1946年夏天,一支中国精锐部队整装待发,目标不是战场,而是日本本州中部的名古屋。军旗裁好了,军歌唱响了,连港口、仓库、营房都提前接收完毕。

中国,作为二战战胜国之一,理应拥有驻日权利,相关协议也已和美军正式签署。可就在出发前夕,电报一句:“任务取消,部队改调苏中。”

就这样,一支本该代表国家意志踏上战败国土地的军队,被投入了内战火线。驻日计划未废,驻地地图犹在,只是中国部队从未抵达那片土地。

名古屋,差点升起中国国旗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广播向盟军投降。

这场战争结束的法律依据,是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布的《波茨坦公告》,其中第七条指出:“日本领土经盟国指定,必须占领”,第八条明确规定:“日本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同盟国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也就是说,占领日本、派驻军队,是战胜国的主权体现。

中国作为波茨坦公告缔约国之一,自然享有驻军权利。1945年10月,美国向中国发出正式公文,请求派出一支约5万人的部队进入日本,参与战后军事占领。12月再次照会,要求尽快行动。

蒋介石批准出兵,并指示由军令部长徐永昌制定方案。起初方案两套,甲案1.5万人,乙案1万人。最终蒋介石定案选择甲案,但转而提出运输经费不足、部队准备不及的问题。

当时美国提出派孙立人领导的新1军去日本执行任务。新1军有印缅作战经验,全美械精英配置。

问题出在新1军的背景:骨干来自税警总团,是宋子文亲手建立的系统,不属蒋系;孙立人出身美国军校,深受美军青睐,非黄埔出身。蒋不信,派不动,也不愿派。

局面僵持。美国建议折中,要求至少派一个整编师。蒋最终拍板:派出荣誉第2师,组建于1943年,部队成员全为战伤复员军人,隶属第5军机械化体系,编制全美械、军容统一、军官学历高,师长戴坚是黄埔7期、陆大13期毕业,德国留学经历,部队下辖步兵、炮兵、工兵、战车、通信各团齐备。从配置上讲,这支部队是蒋的嫡系中最能打、最像样的一支。

1946年2月,荣誉第2师接到调令,由越南河内启程,经上海集结整训。整训内容极其严格:必须身高1.70米以上、小学学历起步,英语、日语、交谊舞、西餐礼仪一应俱全。

军官还接受国际礼仪强化课程。驻日军歌也提前谱写完成:“国军堂堂入东瀛,止戈扬武德。奠亚洲安定之基础,为世界和平之干城。”

准备充分,协议签订,兵马整齐,全套剧本就差登船出发。推动到这一步,中国派驻日本的计划,已经成了政治和军事层面的既定行动。

三县驻地,地图上曾圈好的中国区域

1946年5月27日上午7点,先遣部队乘坐B-24轰炸机从上海江湾机场起飞,降落于日本神奈川县厚木机场。

这支14人组成的小队中,包含中国驻日代表朱世明中将、军令部第二厅处长李立柏少将、师长戴坚少将、名古屋港口司令卢东阁海军中校等人。飞机虽不挂弹,机上机关炮全数保留,象征战胜国威仪。

几天后,戴坚前往东京,拜见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并与第八集团军司令艾克伯格中将会晤。中美双方迅速展开两轮协商,讨论驻军驻地、后勤保障、经费支付、部队待遇等具体事务。

驻地选择过程有详细博弈:最初盟军建议安排在新泻县,中方拒绝,认为地理无战略意义;再提四国岛,中方表示管理便利,亦被否决,因四国已划归英军驻守;再提九州,中方认为靠近上海,便于联络,盟军坚持不同意,理由是九州系敏感重地。

最终妥协方案:驻扎爱知县为中心,必要时延伸至静冈县和三重县,总部设于名古屋市。这是日本第三大工业城市、兵工重地,具备象征和战略双重意义。中方确认接受。

驻日代表团随后开始在名古屋全面展开驻军准备:接收仓库、兵营、通信站、车场、俱乐部、港口设施,连浴室和游乐场都列入接收清单。营房管理制度按盟军统一标准执行,不得向日本索取物资,“不取一草一木”成为明文约定。

与此同时,中国要求将原骡马运输编制调整为全机械化。盟军同意,可从美军剩余物资中划拨车辆、器械,但全部记账登记、后期结算,不作免费援助。

至于经费支付,中国提出每月所需预算为100万美元,包括薪饷、交通、医疗、教育等。美军同意可代为垫付,未来中美政府间清算。

驻地确立、物资就位、运输吨位核算完毕,中国驻军进入倒计时。《中国驻日占领军备忘录》于7月20日由朱世明与美军副参谋长穆勒签署,内容明确驻地管理权限、运输责任、后续衔接程序及驻军地位,文本生效。

从法律层面讲,这份协议至今未废止;从历史角度看,这三县曾属于中国在日本的现实驻地。只是,等待出发的那支部队,后来再也没踏进这片领地。

67师没进日本,却死在淮海战役

1946年6月初,驻日先遣队完成所有部署,只等荣誉第2师主力从上海出发。国内报纸铺天盖地报道:中国派出驻日占领军,《大公报》《中华时报》甚至刊登了官兵名单,海外华人奔走相告。

7月初,上海整训完毕,准备启航。就在此时,先遣队接到一通电话:任务取消。

6月18日,蒋介石已秘密调集部队进攻宣化店中共部队,国共全面内战爆发。67师接到新命令:赴苏中战场。

67师随后被编入第一绥靖区,投入对解放区的攻击。1947年整编为第44旅,归属整编第83师,后又在1948年改为第44师。师长刘声鹤,率部参加莱芜、孟良崮、豫东等战役,屡与人民解放军交战。

最终结局定格在1948年淮海战役。44师隶属第100军,被划归黄百韬第七兵团,11月被围困于曹八集。战至11日全军覆没,师长刘声鹤自杀。

这支原本要进入名古屋的部队,最终埋骨于江苏田野。

驻日先遣队在日本整整等了一个月,看着营房、仓库、旗杆空置,最终接到指令:全体撤回。文件有效、协议尚在、驻地未变,部队却不来了。

从1945年到1946年,驻军权利、地图区域、外交安排一切完备。但最终,“进军日本”的誓言倒在了“打内战”的现实前。

参考资料: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百度百科

中国驻日占领军的回忆:日本男人不敢正视盟军.中国新闻网.2011-08-10

抗战胜利后中国为何没向日本派遣占领军?.澎湃新闻.2018-09-1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