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破局“过江难”到高架织网!南通15年建超百公里快速路,通勤提速还带火区域经济

发布日期:2025-10-09 02:40 点击次数:192

2025年南通高架里程一突破100公里,直接冲进全国前25名!可能有人没概念,掰扯下:2023年的时候,南通市区快速路就已经有168.5公里,稳稳站在江苏省第一方阵里。要知道十几年前,南通人还在为“过江难”头疼,如今市内高架织成网,这变化快得让人咋舌——到底是什么让南通的交通翻了天?

这事得从2008年说起。那年6月苏通大桥一通车,可把南通人乐坏了,终于不用再等轮渡过江,去上海、苏州方便多了。可没高兴几天,新问题来了:跨江的车多了,市内主干道立马成了“停车场”,早高峰堵得人心里发慌。就是这股“堵出来的压力”,倒逼南通在2008年9月就定了快速路规划,高架建设的大幕就这么拉开了。

2009年,南通第一条高架通沪大道高架开工,2010年9月就通了车。这条高架才4.2公里,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从裤子港河一直到小海收费站。当时还有人嘀咕:“就这么短一截,值得费这劲?”结果通车后大家傻眼了:以前从市区到高速口得绕半小时,现在10来分钟就到,质疑声当场变成了点赞声。这条“首条高架”不光是条路,更给南通攒下了建高架的经验,算是真正的“开路先锋”。

紧2009年动工的长江路高架,2011年一通车就成了“流量担当”。它全长12.5公里,是当时南通最长的高架,从新区的紫琅路一直伸到老港闸区的华能路口,横跨开发区、崇川区、港闸区三个区。你说它忙到啥程度?早高峰时,桥上的车能从港闸区排到开发区,连导航都得提醒“前方高架拥堵,建议绕路”。为啥这么忙?因为它串起了新区的写字楼和老城区的居民区,上班、上学、买菜的都得走这儿,成了实打实的“城市主动脉”。

再往后,南通高架就开始往周边区市“蔓延”,真正实现了“全域通”。2021年12月,通州区的江海大道东延高架通了车,这条高架全长10.6公里,光工程投资就花了44.9亿元,还特意设计了连续高架桥加地面辅道。以前从南通市区到通州,走地面路得40多分钟,遇上堵车一小时都打不住,现在20分钟稳稳当当;到2023年通往兴东机场的高架一通车,市区到机场也能控制在半小时左右,赶飞机再也不用提前两小时出门。

海安市也没落下,2022年9月328公路高架建成,全长9公里,从西场收费站到海安主城区,10分钟就能到。以前海安人从高速下来,得绕好几条路才能进市区,现在一脚油门就到,去火车站接人也不用慌慌张张。就是这短短9公里,把海安东部居民的出行效率提了一大截。

如今南通的快速路网已经搭起了“两环七横七纵”的框架,不管是去陈桥、南通北、小海这些高速口,还是去南通西站、兴东机场,都能走高架无缝衔接。更重要的是,高架还成了经济“助推器”:2022年110月,通州区五接镇就完成了187.2亿元的规上工业产值,就靠3.8%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区20%的经济份额;如皋长江镇更厉害,同期规上工业产值463.88亿元,几乎占了如皋经济的半壁江山。你说这高架是不是“隐形财神”?

当然,发展中也有小麻烦。比如东方大道高架,因为“先建路后建房”,晚上噪声超标,住在旁边的居民睡不好觉。好在检察机关没闲着,通过公益诉讼推动解决:装隔音屏,一下能降510分贝;还搞了噪声监测,查那些“炸街”的非法改装车,现在居民终于能开窗睡觉了。这也说明,高架不是建完就完了,还得跟着民生需求慢慢优化。

接下来南通的高架还得“升级”:西站大道三期、G204通宁大道快速化、通皋大道二期、沿江公路高架西延都在规划或建设中,未来新机场还会有绕城高速直通。等这些项目完工,南通不管是去周边城市,还是市内通勤,都会更方便。

15年时间,南通从1条4.2公里的高架,到如今100多公里的路网,靠的不是蛮干,是“看到问题就解决”的勇气,更是“提前规划不跑偏”的远见。高架不只是铺在路上的水泥,是拉近时空的桥,更是托举城市发展的手。

你平时走南通哪条高架最多?是早高峰堵过的长江路,还是去机场省了时间的机场大道?评论区聊聊你走高架的事,看看有没有同款“通勤记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