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巴拿马亮牌挡中资,转向美日!中美博弈在运河门口激化

发布日期:2025-09-18 19:34 点击次数:91

在过去几年,拉美国家频频出现在中美大国博弈的前线阵地上。而这一次,巴拿马政府主动“亮牌”,把中资企业挡在门外,转身向美国和日本伸出橄榄枝

2025年夏天,巴拿马城,政府密集抛出港口与基础设施的新计划,资格条件更严,监管口径更紧。接着,外交层面加速同美国、日本对接,释放“欢迎投资”的信号。事实摆着:巴拿马在对外合作上拧了方向盘。简单说,它在这场掰手腕里靠向了华府和东京。

先看底子。2017年,巴拿马同中国建交,中国企业进港口、物流、基建,步子不小。长和集团旗下巴尔博亚港、克里斯托瓦尔港分守运河两头,这是多年合同的存量资产。美国一直不放心,这不只是商业,是谁在运河门口看大门的问题。我的看法,美国盯这块,不会松手。

再看这些年的风浪。2023到2024年,运河因干旱限流,最紧的时候每天通行量降到二十多艘,等船成本飙升,航司改线增多。政府收入被压,财政吃紧。于是,巴拿马盯上美日资金与技术,希望补窟窿、稳项目。这笔账能不能立刻见效,得两说,因为水的问题不是资金立刻能解的。

市场端也有动作。外资基金与运营商传出过“想接手”个别港口资产的消息,最后没落地。原因不只价格,更多是监管与政治门槛同时抬高。我的判断,未来几年就算不换运营方,也会用政策慢慢“挪位”,等合同节点再动手。

同样值得盯的,是中国的“绕道”。中国企业在南美西岸布局多年,秘鲁钱凯港在2024年底完成一期主要工程,2025年开始试运营,目标是做深水枢纽,能接更大的船。这意味着,从中国到南美西岸的货,更多走太平洋直航,减少在加勒比或运河南北两端中转。结果就是,用运河的比例会降一些,时间和费用能省几天到十来天,具体要看航线与季节。这不是关门打狗,而是另起一个门。

再说美国和日本。美国把中美洲当自家后院的老思路没变,手法更讲究:资本进入、规则塑形、外交敲打一套上。日本则盯着标准、设备、融资捆绑输出,讲的是稳、可见、低政治风险。对巴拿马来说,这两家提供的是“保险+现金流”。可同样的,它要为此付出选择成本,尤其是在对外招标的开放度和与原有合作伙伴的信用上。

还有一点别忽视。巴拿马国内要解决的硬问题,首先是水。没有水,船就走不了,这跟谁来投钱是两码事。过去一年,运河管理局在谈建水库、调水工程和收费机制优化。我的看法,若这些工程不快落地,任何“去谁化”都是表面文章。

对中国企业而言,情绪上不必起伏太大。把现有合同按规履行,把可替代通道建好,把服务做扎实。钱凯港只是一个点,后面还有厄瓜多尔、智利等西岸港口的联动网络。等航线稳定后,话语权是靠准班率、时效和价格堆出来的,不是靠嘴上喊。

最后看落地:巴拿马想用美日做后盾,换来安全和资金;中国用多点布局,把风险摊薄。双方都在下棋。谁更耐心,谁的工程更按期,谁的账更算得清,时间会回答。

夜色里的巴尔博亚港,岸桥灯一盏盏亮起,调度员盯着屏幕,计算下一艘靠泊的窗口,风里传来远处汽笛声。下一班从太平洋过来的船,会把箱子卸在这里,还是去南边的新码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