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蓉城球员拼劲足,教练巧布阵,球迷“雄起”助威

发布日期:2025-10-10 22:29 点击次数:176

蓉城队的血性,不止于胜负

前不久,蓉城队主场迎战韩国江原的比赛终于落下帷幕。这两天,打开新闻软件,各路媒体的分析堪比“大片解说”,场面真热闹。从各种高能片段到球员采访,说实话,看完整个人都上头了。可我觉得,比起那场赛事的输赢,有一股名叫“成都”的东西,更值得聊聊。

盘点一下,光是今年,蓉城队的风评跟过山车似的。有时候被夸到爆,有时候被“妖魔化”成战术保守、拼劲不足,真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在用不清楚的信号看黑白电视,看到的都是一堆失真的画面。可是,亚冠这场外战刚一踢完,早就该说清楚了:蓉城不是“假打”,而是搞拼搏的实战派。到底对不对,你看数据你聊现场,咱可以参个与,一起来拍案。

看球员,成都脾气直接踢成了亚洲语言。记得去年 9 月主场打海港,25 分钟人就被罚下去了,按套路很多队要死守——结果人家蓉城偏不,摆出“双杀海港”的叫板姿态。全场高位逼抢,扛到最后一刻甘超一脚世界波绝杀,瞬间把中超那一年唯一“双杀”冠军的纪录收入囊中。用网友的话说,就是“成都人从来不怵阵势,谁敢跟我比就来。”其实人多不算事,喊“雄起”,就是谁更硬气谁说了算。

再看亚冠首秀,客场硬刚蔚山现代。过程太真实:体能不到,人员比不过,结果全队愣是把悬念拖到了补时最后一分钟。赛后队长周定洋不喊遗憾,反倒发圈说“为兄弟们骄傲”。失败也能当下一座山头,真是成都人磨坡上坎的日常写实——不服输,更不装大。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蓉城现在就连“能跑能拼”,都成了自己的技术标签。韦世豪那场对海港的大病初愈,场上跑了 12 公里,还能边线上回追铲球。赛后他说球迷喊得太凶,自己都不好意思偷懒。“能跑能拼”这四个字,不仅是技术要求,更是身上带的城市 DNA。个人能力悄悄贴上了成都性格,这拼劲,感觉是能蹭着长远的。

当然,教练组也是有故事的人。徐正源的“下半场哲学”听起来像段子——先泡杯茶稳住气,后半场再来个翻锅。打曼谷联那场,知道对方体能顶多坚持 60 分钟,于是上半场稳控,下半场爆冲,直接 3∶0逆转,替补上去一条龙进球。徐指一句“翻过一座小山,还有更高的山头”,就把成都人慢节奏+爆发力的风格,硬生生写成了足球攻略。

更巧的是,这群教练把球迷当战术资源,把 2 万座位踢出了 5 万分贝的气势。俱乐部亚冠赛场上专门做了限量版“TIFO”,球迷组团去韩国。结果 90 分钟鼓点响个不停,分贝仪高达 128 dB,蔚山助教当场承认“像在成都主场”。教练组把城市情绪变成实实在在的“外部性”,这套操作,才是蓉城外战的隐藏杀手锏。

你再看球迷,简直把“雄起”翻译成了全世界通用的加油手势。亚冠客场,成都 12 家球迷会自己组团红眼航班,拼高铁蹭飞机去蔚山,看完球直接夜返,早上 6 点落地就上班。周定洋说,在韩国球场听到《成都》歌曲响起,他就觉得比赛赢了过程。不是吹牛,球迷的存在感已是城市气质的外显。

根本停不下来的是“火锅+球票”模式,直接把成都 IP 端出国门。俱乐部联手小龙坎、蜀九香在曼谷、蔚山客队区开店,喊客队球迷一起来“涮一场”,麻辣锅底下肚,翻译教着老外喊“雄起”,先辣嘴巴再辣对手。味觉和足球的双重捆绑输出,让“成都”二字,比比分记得还要久。

说到底,成都“安逸”不等于糊弄事儿。真正的安逸,是会享受、但也不怕拼命,喝茶有讲究、上场有气性。这种“松弛+爆点”的反差,让球员在亚洲舞台不走极端,而是攒着劲慢慢爬坡,到弯道再给力出击。慢与快切换,是蓉城外战最标志性的标签。

足球只是承载体,城市才是主角。虽然蓉城外战经验尚浅,但已经把“绝杀未果绕场谢球迷”“少打一人对攻冠军”这种高能画面留在亚冠历史。球员、教练、球迷,三路一条心,把成都脾气、节奏、味道全都带到世界面前。拼搏不是口号,而是活生生的城市日常。

说白了,你能赢我比赛,但别想让我变耙耳朵。只要客场还听得到一声“雄起”,成都人的爬坡就没停下,足球终有终场,血性与精神会永存。

写到这儿,凌晨四点我都还没困,只觉这句话最实在——蓉城队的血性,不止于胜负。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查看更多